1。数据

锻炼一下,再爬塘朗山。手表记录的路线仅——> 路线

实际是 12:38 开始记时,但真正拿到坐标的时间是 13:18,相当于漏了 40 分钟——> 开始记录坐标

这个坐标点,以及补全的 2 公里——> 漏掉的

完整的数据如下,全程 12 公里,用时 3 小时 25 分,平均时速 3.54 公里/小时,上下降 835 米——> 数据

2。瞬间

12:40,入口处见导引图——> 导图

12:49,由陡峭的步梯抄近路——> 抄近路

13:00,到达之前一个记忆点(手表没记录下坐标点),一次团建,谭鹏在这里脸色煞白,撤退了,此时海拔才 150 左右——> 撤退

13:05,与马路相遇,接下来的一段更有挑战性——> 相遇

13:24,到达顶峰,极目阁——> 顶峰

13:56,到达深云广场入口,前面分叉错了,才没走多久,就感觉不对了,也不往回走了,深云这个口子,没啥人,附近不是居民区,下面是塘朗山隧道,再往上爬时,就我一人——> 深云广场入口

14:00,这个口子的这一路,都伴有一条小溪——> 小溪

14:04,在一个干净舒适的公厕,上了个大号——> 上大号

14:32,走了一段不见人烟的路,又到了需要抉择的十字路口,才发现又走了弯路,一番判断找到正确的路,——> 又走了弯路

14:40,这山望向极目阁,仙气飘飘——> 雾气

14:43,又来到分叉口,如果按照印象中的,到交叉口,往右手边走,那又搞错了,标识牌写的也并不清楚——> 又要选择

没有问题了,15:15 来到了梅林涂鸦墙,原来就是这个马路与山路交叉这里,今天第一印象把它想像成梅林水库那边的一个啥了,这才在第一个分叉时,选错了路——> 涂鸦墙

后面就是一条条长长的铺石块路了,没完没了的弯,有三公里——> 弯路

15:57,走出,山路上停满了一年两箱油——> 两箱油

3。感受

a. 先一晚吃的有点多,早上,胃口全无,整个人也不清爽,于是只吃了一支香蕉,在山脚买了 1.5L 水,带把折叠伞,无其它赘物;

b. 刚爬,很快就有热身的效果,前段升的比较厉害,50 分钟的样子 2.5 公里多,升海拔 450 米;

c. 后面,没觉得饿,腿也不酸不乏,不间断喝几口水;

d. 下坡下的比较快,居然膝盖也不痛,腿脚处于刻意放松状态,估计是有用的;

f. 虽走了弯路,期间还迷路,导致多走两公里,接近爬了两次山,间接加了强度,这种山路,在有“路标 + 手机地图”的情况下也能迷,说明在野外穿越树林是有风险的,掌握方向的能力比较重要;

e. 后半段,越走越得劲,差点小跑,只想快点结束;

f. 到家,楼下吃个晚餐,泡了个脚,再给膝关节处擦了黄道益,肌肉没有什么感觉,关节也还好;

g. 第二天,也没有什么异常,到下午,才感觉到肌肉略酸;

h. 综上情况,感觉是年老,身体反应迟钝了,按理,这么久没运动,反应该比较明显才对,身体素质不至于强到 SO EASY 的程度;

i. 下次再试试,到涂鸦墙后,往下梅林地铁站走。